笔趣阁

关灯护眼:关字号:小

:山不容虎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www.tjybpm.com,更新快,无弹窗!


我站在一座悬索桥上,惊魂未定。脚下哗哗的水声告诉我:我还活着。


桥长八丈,我每走一步,心灵都会经受巨大的冲击。


“道!”一个声音大喊着。


“谁的道?”我问。


“呼吸之道!”宝寅老师的回答一字一句刻在了我的心中!


我终于站在了悬索桥的中央。宝寅老师坐在桥一端的一块大青石上。


峡谷的风吹动悬索桥,桥晃我惊。


“你的内在宁静了,桥就稳了。你的人要放松了,你周边的世界也就放松了。呼吸之道就是要先寻找内心的波澜不惊。”宝寅老师的声音从桥的一端传来,中气十足,声音在风声中清晰可辨。


“无论如何都是一死,我豁出去了!”我心中想着,在心中默念:“孩子,孩子,为何你这么坏!欺负,欺骗,为何你做出来!学会做好小孩,相亲相爱!关怀就在心中,充满色彩!”


宝寅老师观察到我的心绪宁静下来,才一字一顿地娓娓道来:“你感觉到自然的能量了吗?个人的能量和大自然地力量相比,真是微不足道。你的对抗毫无意义。你要学会将个人的能量和大自然的能量融合在一起。内观呼吸,外融能量。在言语表达的发音过程中,气是原动力,虽然它不是发音体(声带)本身,但它冲击声带振动发出喉原音,并在共鸣作用下得到扩大和美化。气息的强弱变化对字音的清晰度、声音的响亮度、音色的圆润度、嗓音的持久性、情绪的饱满度和共鸣状态产生直接的影响。气动则声发,气息运用的正确与否是决定声音好坏的关键。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重视气息在艺术发声中的运用。唐代段安节在《乐府杂录》中说:“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氤氲自脐间出,··既得其术,即可致遏云响谷之妙也。”戏曲界也有句老话:“气是声音之本。”但气息又不局限于作发声的动力,它还是人们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人们的情感通过不同的声音形式来表现,不同声音形式产生的根本在于气息的变化。气息是情与声之间的桥梁,是“情动于内”到“声发于外”的过渡环节。声要随情动必先调其气,可见把握住气息的运用是我们语言艺术学习过程中的根本要求。现在请内观自己的呼吸器官,告诉我都有什么?”


“有嘴巴、鼻子、喉咙......”我喊道。


“呼吸器官是发音的动力系统,由肺、气管、胸腔、横膈膜及腹肌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肺、胸腔及横膈膜。它们是呼吸运动的联合体,艺术语言发声需要的胸腹式联合呼吸就是靠这些器官来完成的。


1.肺


肺分左、右两侧,是由含有许多弹性纤维的上皮组织组成的。肺叶内布满了空的肺泡,状如海绵,具有明显的伸展性和弹性。肺上端是气管,和口腔通连。气管人肺的地方分成两个气管支,气管支再分成若干小气管支,每个小气管支又派生出许多微气管支,最后通向肺泡,布满肺的全部。肺长在胸腔中,表面有一层胸廓。吸气时胸廓扩张,肺也随之扩张,气通过口、鼻、气管,支气管吸入肺中,肺的容积增大。呼气时,胸廓回收,肺回缩容积减小,气就从肺里排出体外,这呼出的气息就是发音的动力。


2.胸腔


胸内的体腔部分是胸腔。胸腔外部是胸廓,它是十二对号形的肋骨、肋骨、胸骨和胸椎等构成的骨支架。肋骨之间有两层肌肉,肋间内肌在里层,肋间外肌在外层。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扩张,胸腔的前后径左右径增大。呼气时,肋间内肌收缩,肋骨回到原位,胸腔缩小。肋间内外肌是呼吸运动中较容易感觉到的肌肉,它们协同吸气肌肉群和呼气肌肉群构成了人类的胸式呼吸。


3.横膈膜


横膈膜亦称膈肌,位于肺的下面,边缘与肋骨相连,把胸腔和腹腔隔开,可见一层可以上下活动的弹性膜。它有两个穹隆部,顶峰都朝着肺底部,吸气时,膈肌收缩下降,胸腔容积增大;呼气时,膈肌上升恢复常态,胸腔容积缩小。生理实验显示,膈肌下降1厘米,胸腔容积能增大250~300毫升,膈的高低位置最大可相差3~4厘米。膈肌属吸气肌,它对吸气量的增加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你了解了吗?”宝寅老师地声音松弛自然,他没有喊叫,却在狂风呼啸之中,五丈外的悬索桥的中点,让我听的清清楚楚。


“了解啦!”我应和着。


“现在我来说说呼吸的原理


我们知道,肺是呼吸的重要器官,它的呼吸主要靠肺容积的扩大和缩小来实现。通常我们把使胸腔扩大的肌肉称为吸气肌肉群,它包括膈肌、肋间外肌、上后锯肌、横突肋骨肌及胸大肌等。把使胸腔缩小的肌肉称为呼气肌肉群,它包括肋骨内肌、下后锯肌、腹横肌以及腹直肌、腹内肌和腹外肌等。


当吸气肌肉群收缩时,由于膈肌下降,弓形的肋骨提高和扩展,胸腔扩大,空气经口、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进人肺泡,人们就完成了吸气的过程。呼气时呼气肌肉群收缩,胸腔缩小,气流排出体外,这就是呼吸的一般原理。在生活中人们的呼吸是一种自然的自律性生理活动。安静时的呼吸量为500毫升,吸与呼的时间比约为1:1.2。言语发声时呼吸量约1000~1500毫升,吸与呼的时间比约为1.5~1.8。经过训练后的发声呼吸量可以更大,气息呼出时间可以更慢,这就为呼吸控制训练提供了广大的空间。”宝寅老师说完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呼吸都有哪些方式呢?”我问。


宝寅老师微微一笑,沉声说道:“呼吸的方式有以下几种: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呼吸方式,常见的有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及胸腹联合呼吸.


(一)胸式呼吸


胸式呼吸是一种浅呼吸,主要靠肋骨的活动扩张胸腔的前后、左右径来吸气。由于膈肌下降的幅度很小,胸腔扩张不充分,进气量小,气息呼出快,声音听起来窄小,虚而不实,没有根基。一般人在紧张的情况下进行艺术语言表达时,气息浮在上胸部,容易出现上气不接下气,胸腔快速运动来进气的现象,这样容易造成喉部紧张、声音涩、疲劳等。我们在发声训练中发现,没受过发声训练的人,尤其是女孩子,首次让她练习吸气时,往往把肩膀先抬起来了,胸腔得不到充分扩展,吸气不深,不能发挥出自己本来的音质,宽厚的嗓音条件也会因吸气不当而显得单薄。因而在艺术语言发声中一般不用胸式呼吸。


(二)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是一种深呼吸,吸气时由于横膈膜下降使得腹部内脏向前向下移动,扩大了胸腔的上下径。由于呼吸时胸肌不积极推动胸廓,得不到胸部呼吸肌群的支持,因而胸廓没有明显的活动,而腹壁却一鼓一瘪地波动。腹式呼吸的吸气量大、较深,生活中一般男性采用腹式呼吸的方式多些。用这种呼吸法比胸式呼吸法呼气力量强一些,声音听来不那么吃力,但声音显得暗、沉,要调节明亮的音色就不那么容易。所以从艺术语言的发声要求来说,腹式呼吸也不合适。


(三)胸腹联合呼吸


胸腹联合呼吸是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的联合应用,是靠肋骨和横膈膜的协同运动来实现的,也叫“胸膈呼吸法”。这种呼吸法使胸腔在吸气肌肉群的作用下,使肋骨提高扩展,扩大了胸腔的前后径和左右径;横膈的收缩、下降又增加了胸腔容积的上下径,气息的呼吸量大,比较稳健,利于控制。用这种气息状态去发声,容易产生坚实响亮的声音。胸腹联合呼吸法是艺术语言工作者较为理想的呼吸方法。


这些呼吸方式,你觉得哪一种好呢?”宝寅老师问。


“我认为,应该是胸腹式联合呼吸,因为这种呼吸法使胸腔在吸气肌肉群的作用下,使肋骨提高扩展,扩大了胸腔的前后径和左右径;横膈的收缩、下降又增加了胸腔容积的上下径,气息的呼吸量大,比较稳健。”显然宝寅老师的话我都熟记于心。


“你很棒!奖励你一枚棒棒章!”宝寅老师调侃我。


“我早就成年啦!不过,您给的棒棒章,我一定珍藏!”我回答道。


“好!我们现在讲呼吸控制。


呼吸控制是演员学习发声用气的第一步。掌握呼吸运用的基本状态,对呼吸进行动态的把握,在语言表达过程中能够灵活调节和控制呼吸,使声音稳定,富有丰富的弹性和色彩变化是学习呼吸控制的目的。


一、呼吸控制的要领


所谓呼吸控制的要领是指胸腹联合呼吸状态下的气息控制。主要指吸气肌肉群和呼气肌肉群相互对抗、相互制约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两肋与小腹的对抗。有控制的呼吸要求吸气肌肉群不仅在吸气中起作用,还要在呼气的过程中继续保持一定的紧张度,协同呼气肌肉群形成对抗来控制气流呼出时的强弱急缓。


(一)吸气的要领


吸气时,全身放松,肩不要耸起来,口鼻同时进气,吸气肌肉群收缩,把气吸到肺的底部,感觉两肋得到充分的扩展,膈肌下降,腰部鼓起来,裤腰渐紧,腹部肌肉向小腹丹田处呈收缩的感觉,腹部保持不凸不凹的状态,腹壁“站定”,为呼气控制作准备。


(二)呼气的要领


呼气是整个气息控制的关键。我们发声吐字就是在呼气过程中完成的呼气时,吸气肌肉群不能马上松动回弹,小腹仍保持收缩状态牵制膈肌和两肋随着呼气肌肉群回弹式的全面回缩,两肋才缓缓回缩,膈肌缓慢上升。小腹诼渐放松,气流缓缓地均匀地呼出,呼气的过程是吸气肌肉群和呼气肌肉群相互对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膈肌和小腹,由于膈肌不可随意调节,所以我们要用小腹的收缩力量来控制呼气。为什么要用小腹呢?因为小腹属于随意肌,可以经过训练来调节它。在中国传统戏曲和声乐中,小腹这个部位往往和“丹田”挂上钩。“丹田”指的是人体脐下三指的地方。从古至今戏曲、歌唱等艺术发声非常讲究用“丹田气”。所谓“丹田气”并不是“丹田”部位能够产生气流,或扩大气流,而是指加强“丹田”这部分肌肉的作用,用它来顶住气息的回收,增加呼气的力量。


(三)气息控制的要领


1.气沉丹田。吸气时,口鼻同时进气,以口为主。要有一种气息吸人丹田的意念,使气息吸得深。


2.腰部鼓起来。吸气时,膈肌下降,感觉两肋向左右展开,后腰部鼓胀,腰带渐紧,胸腔上下、左右径得到充分扩展。


3.小腹收紧。当腰部撑胀的同时,腹壁稳健有力地微向内收,腹斜肌向脐下三指处(丹田)收紧。


台词语音是在呼气过程中发出去的,因此呼气控制的要领,就是保持吸气最后一刻的状态(气沉丹田、腰部撑胀、小腹收紧)使得吸气肌肉群和呼气肌肉群形成对抗,保持腹肌向丹田收缩的力量,牵制膈肌和两肋不迅速回到自然状态,从而“拉住”上行的气息,产生稳劲的呼气效果。在气息控制中“丹田”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是气息的支点。


二、说台词过程中气息控制的感觉


台词言语表达艺术与其他语言艺术一样采取胸腹联合呼吸法。它最突出的特点是气「沉,两肋开,小腹收。在台词言语表达用气过程中,小腹始终处于微收状态。当气流收入肺底部时,两肋扩张,膈肌下降,腰部感觉胀起来,小腹收紧,呼气时,小腹仍保持收缩感,像一根橡皮筋拉住膈肌不让它迅速回弹,当气流慢慢呼出时,小腹逐渐放松,但仍没完全失去收的感觉。而此时的隔肌和两肋在小腹的控制下逐渐恢复自然状态。在这种控制状态下产生的气息比较稳,发出的声音非常饱满,并且为气息的持久打下了基础。但是要注意台词发声气息的强度变化灵活,幅度却不像戏曲、声乐那么大。虽然都采用胸腹联合呼吸法,但在气息控制上却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歌唱用的呼吸是一种强力呼吸,歌唱中气息吸入的量很大,胸腔前后左右上下径得到充分扩展。“丹田”部位需要顶住气息,特别是唱高音时,小腹顶的力量非常强。而台词不是这样,一般情况下,台词发声吸气只需吸五六成满,最多七八成,吸得太多反而在发声中难以控制,造成声音僵化。


在控制气息时,台词发声最主要的特点是小腹收紧“拉住”气息,使它不至于无控制地向上一下冲出去。“拉住”这种感觉在播音发声中非常重要,它是气息稳劲、持久、自如的关键。我们要清楚地认识这一点。气不是吸得越多越好,而是要吸到能自如地控制,有回旋的余地比较好。


三、台词言语表达艺术对气息控制的基本要求


演员作为一种用有声语言进行情感表达的职业,它的用声特点决定了它对气息控制的要求是持久、稳劲、自如变化。


一台戏有一个半小时,有的时间甚至更长。演员在舞台上进行表演时,用声的强度非常大。假如没有气息的支撑,说着说着声音就呈疲惫状态,越说声音越弱,让人听着有气无力,影响演出效果。所以演员在演出状态下声音始终要保持一定的力度才能圆满地完成任务。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演员对呼吸要有持久的控制能力,这种能力是演员的基本能力。假如演员呼吸状态不能保持,一口气很短,在长句中不断地偷气、换气,就会让人听着很累,感觉句子处理琐碎。如果在台词段落处理过程中呼吸状态不稳定,很容易让人觉得整体感差,驾驭不了角色的语言。如果演员有呼吸控制训练的基础,掌握了快吸慢呼的本领,一口气的时值较长,并能自如地换气、偷气、补气等,那么在长句及段落的整体表达上就会很流畅,声音就可以不减不衰,从容自如。要达到气息持久的目的,就必须锻炼吸气肌肉群的控制能力。在日常生活呼吸中,吸气肌肉群工作强度不大。而在艺术语言发声中一定要加强这部分肌肉的控制能力,呼气时吸气肌肉群的工作强度比吸气时还要大,这样才能保持一种向下被拉住的力量,使得气息持久。


其次,演员的气息状态必须稳劲。假如演员稳不住自己的呼吸状态,就容易出现字音不饱满,有的字重有的字轻。或者一个句子当中,句头一开始就重把气息用出去一大半,导致句尾气息托个任,声音听上去忽重、忽轻不稳定,让人听着非常难受。要使气息稳劲就必须锻炼小腹的力量。因为气息的稳劲是靠吸气肌肉群、呼气肌肉群相互对抗来实现的。具体表现在小腹丹田处形成的力量拉住上行的气息,才使得气息得以均勾地慢慢呼出。小腹向下拉的力量是气息稳劲的关键。另外,气息的稳劲与喉部的控制、唇舌的力度、声音弹性运用的好坏也有关系。在具体的发声中我们可以慢慢地体会。


此外,在台词言语表达的三要素情、声、气中,情是人们表达的根本,声是表达的形式,而气则是表达的基础。气随情动,声才能随情而变化。人们丰富的内心感受靠不同的声音色彩来表现。这样,气息的自如变化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演员不会自如地控制气息的变化,只会强不会弱,气吸得过满或憋着,势必导致


气息僵化,声音单一,语言的表现力差,这样,就不可能通过气息疾、徐、强、弱的


控制体现出声音厚、薄、虚、实、刚、柔、明、暗等变化,就掌握不了艺术语言富于魅力的表现手段,就没法更好地用真情去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气息的自如变化是更高意义上的美的追求、持久、稳劲的气息并不等于富有变化,气息如果不能够随情随内容而变,在较大幅度内收纵自如地控制,那么再强劲的气息都缺乏意义。除此之外,演员自如地控制呼吸还应表现在偷气、取气、换气、就气等多种气息控制的熟练程度上,只有娴熟地把握住各种具体呼吸控制的方式,才能真正做到自如地、得心应手地控制气息。”宝寅老师说完,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水。


我接着问:“呼吸的调节有什么方法吗?”


宝寅老师喝完水,放下水杯,继续说:“当然有!呼吸调节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深浅法


台词言语表达的丰富性决定了气息状态必须富有变化。进气量大,气息就吸得深,丹田用力就大。进气量小,气息相对吸得浅,丹田用力就小。在言语表现中,不同的情绪表现出不同的声音语气状态。因此要表现不同的声音色彩必须要有呼吸深浅变化的调节能力。学会丹田用力程度的不同控制。


(二)强弱法


台词言语表达声音的刚、柔与气息的强弱有关,与气息的深浅有关。气息的强弱变化,可以从吸气深浅、进气量的大小来调节。但气息强弱状态的调节,主要


还是呼气时的力度变化所至。比如,同样吸气深,气量大,在呼气时却可以根据声音需要来控制,较刚的声音气息较强,音量相对大,较柔的声音气息较弱,音量小。


(三)疾徐法


台词言语表达不同语态的表达方式决定了语速的不同变化。语速的变化与气息流速的变化有关。气息的疾徐一般通过吸气节律的快慢来调节。通常情况下人们在语言表达时心理节奏与语速和吸气速度是基本吻合的。心理节奏快,吸气快,气息流速就快,语速也快。反之,心理节奏慢,吸气相对慢,气息流速就愠,语速也慢。当然也不排除快吸慢呼的可能。


(四)补气与气口


台词言语表达,气息应该始终处于运动状态。根据语言表达需要在语句当中或句子之间时常要灵活补气。补气分换气、偷气、抢气、就气几种情况。偷气,指短时无声吸气。用在句中或句尾顿挫、连接的空隙,进气快而少,不留痕迹.抢气,指在句中或句子间急促地吸气。有时为了表现某种紧急情况或强烈的情绪,吸气时会带有声音。就气,指语句虽有停顿,并不进气,而是调动肺内余气进行补充,顿挫后一气呵成,保证了语气的连贯和句子意思的完整性。气口则与补气的多少、语速的快慢、个人气息能力的强弱有关。补气时一定要找好气口,不能影响语意的连贯。一般语速快气口少,语速慢气口多。


台词言语表达过程中,情、气、声的完美结合是表达者追求的较高境界。俗话说“气随情变”。不同的感情色彩,总有不同的气息状态与之相对应。比如,爱的感情色彩,气息徐缓而深长,声音温和;悲的感情色彩,气息沉缓好像要用尽用竭,声音迟滞。因此气息的深浅、强弱、疾徐等变化都可以根据表情达意的。”


我又问:“我该怎么练习呢?”


宝寅老师说:“呼吸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要从认识上把握呼吸的正确要领,然后不断地练习体会,逐渐地增加训练强度,直至熟练地掌握。


1.坐姿


(1)身体放松,坐在凳子上,胸和腰不要特意挺起来,两手放在腿上或自然


(2)用鼻吸气或口鼻同时吸气,这时两肋扩张,腰部鼓起来,小腹逐渐收紧,腹壁站定。


(3)保持住,体会一下腰部的胀满感及小腹的紧张度。


(4)撮口,将气息缓慢地均匀地呼出,或者发si音、u音将气呼出也可以。


2.站姿


(1)人站直,全身放松,两肩不要抬起来,小腹微收两肋开,腰渐紧,产生一种把花香慢慢地吸进去的感觉。


(2)保持住,再缓慢均匀地呼出。或者也可以采取这样的姿势。人站着身子稍向前倾,弯下腰似去闻花香,这样就有一种感觉,要加强吸气肌肉群的力量才能进气,更能够体会腰部胀开讲气的感觉。如果你想检验气息呼出时均不均匀,可利用吹泡泡糖的方法,嚼泡泡糖时可锻炼嚼肌,当需吹时可锻炼舌的灵活度,把泡泡糖在口腔中放平整然后把中间部分顶出去还没吹时又可体会舌头往外的力量。气吹出去时气息越均匀越能持久,泡泡也就吹得越大。


坐姿和站姿是呼吸的基本状态,要反复练习,呼气的时间要逐渐延长,最终起码要达到吸一口气呼30秒。


3.快吸慢呼练习


全身放松,快速进气,肩不要抬起来,感觉两肋迅速扩张,然后缓慢均匀地呼气,重复练习延长呼气时间,最终达到30秒


(二)发声练习的几个基本方法


1.发u音,先放松吸气,感到两肋开,腰鼓起来,小腹微收开始发u音并延长,时间可从10秒到30秒。此音主要用来体会气息的通畅感。发音时感到胸部有振动感,上下好像有点麻酥酥的,即说明此时的气息比较通畅。


2.发a或者ba音。a是练习气息持久和稳定控制最基本的一个音。先找好a的位置,声音不要太高或太低,找准自己的中声区发音,并延长至20秒或30秒。要求声音听上去不发颤,持久而稳定,反复练习,感觉气息逐渐地集中至硬腭前部然后流出口外,发响、发圆润。发音靠后的人可以用ya(呀)来带a。


3.发一、二、三、四、五、六、七来练习气息的持久和稳定。先一口气连续发一到七,再换口气发七到一。每个音听着要一样均匀,一样有力度,一样圆润响亮,而且要逐渐地一口气多重复几遍。


如果不数一到七,数数或数枣、数葫芦也都行。目的是加强声气配合的持久性和稳定性。要用中声区,速度可由慢到快,但一定要字音清晰有力度,不能因快而含混。


(1)哔得吧拉蹦霸,哔得吧拉蹦霸,哔得吧拉蹦霸,哔得吧拉蹦霸,哔得吧拉蹦霸,蹦霸,蹦霸,蹦霸,蹦霸,蹦霸!


(2)门口吊刀,刀倒吊着。(一口气连发五遍)


(3)大花碗里扣个大花活蛤蟆。(一口气连发五遍)


(4)要不咱们这么着吧,要不咱们那么着吧,要不咱们怎么着吧!(一口气发数遍)


(5)一只蚂蚁抬一粒米,两只蚂蚁抬两粒米,三只蚂蚁抬三粒米......


(6)一堆粪,一堆灰,灰混粪,粪混灰。(一口气连发三遍)


(4)冬瓜冬瓜,两头儿开花,一口气儿数不了二十四个冬瓜。一个冬瓜,两个冬瓜,三个冬瓜、四个冬瓜、五个冬瓜、六个冬瓜......


(5)我说墩墩葫芦、压压葫芦,一口气儿数不了二十四个葫芦。一个葫芦、两个葫芦.....要求一口气数二十个以上的葫芦。


(6)出东门儿,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儿,拿着竿子去打红枣儿,青的多,红的少: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四个枣,五个枣,六个枣,七个枣,八个枣,九个枣,十个枣;九个枣,八个枣,七个枣,六个枣,五个枣,四个枣,三个枣,两个枣,一个枣。这是一段儿绕口令,一口气儿数完才算好。


4.用发“嘿”hèi和一到七来锻炼体会小腹控制漏肌弹动的感觉,提高对膈肌和小腹丹田处的控制能力。


(1)“嘿”单发或“嘿哈”hèiha两字连有一起发,先慢后快,体会膈肌、小腹弹动的感觉。


(2)吸好气把一、二、三、四、五、六、七,母下首分开来弹发,先慢后快,反复,再倒过来七、六、五、四、三、二一。


5.发开口音的人名,如“振国”或发延长的“来”、“唉”调节呼吸肌肉群的能力,使声气自然结合起来。


(1)先近距离跟对方招呼。


(2)远距离答应或招呼。


(3)近距离、远距离变化着呼喊。


6.句中气息补换的方式:


(1)补气,主要指抢气或偷气。抢气的时候要迅速、及时、巧妙、不动声色地补气,一般在一句话意思没完但气息用得差不多的时候抢气。


南边儿(偷气)来了他大大伯子家的大搭拉尾巴耳朵狗,北边儿(偷气)来了他二大伯子家的二搭拉尾巴耳朵狗。(换气)他大大伯家的大搭拉尾巴耳朵狗,(连)咬了他二大伯家的二搭拉尾巴耳朵狗一口;(抢气)他二大伯家的二搭拉尾巴耳朵狗,也咬了他大大伯家的大搭拉尾巴耳朵狗一口。(抢气)不知是他大大伯家的大搭拉尾巴耳朵狗,先咬了他二大伯家的二搭拉尾巴耳朵狗;(抢气)还是他二大伯家的二搭拉尾巴耳朵狗,(连)先咬了他大大伯家的(换气)大搭拉尾巴耳朵狗。


(2)换气。换气是在长句或段落之间,即分号、冒号、句号间普遍采用的方法,可以从容不迫地把气吸足。


满天星


天上看,满天星,地下看,有个坑,坑里看,有盘冰。(换气)坑外长着一老松,松上落着一架鹰,鹰下坐着一老僧,僧前点着一盏灯,灯前搁着一部经,墙上钉着一根钉,钉上挂着一张弓。(换气)


说刮风,就刮风,刮的那男女老少难把眼睛睁。(换气)刮散了天上的星,刮平了地下的坑,刮化了坑里的冰,刮断了坑外的松,刮飞了松上的鹰,刮走了鹰下的僧,刮灭了僧前的灯,刮乱了灯前的经,刮掉了墙上的钉,刮翻了钉上的弓。(换气)只刮得:星散、坑平、冰化、松倒、鹰飞、僧走、灯灭、经乱、钉掉、弓翻的一段儿绕口令。


十道黑


一道黑,两道黑,三四五六七道黑,八道九道十道黑。(换气)我买了一根烟袋乌木的杆儿,我是掐着它的两头儿那么一道黑。(换气)二姑娘描眉来演戏,照着她的镜子那么两道黑。(换气)粉皮墙,写川字儿,横瞧竖瞧三道黑。(换气)象牙桌子乌木的腿儿,把它放着在那炕上那么四道黑。(换气)我买了一只母鸡不下蛋,把它搁着在那笼里捂到(五道)黑。(换气)挺好的骡子不吃草,把它牵着在那街上遛到(六道)黑。(换气)我买了一头小驴儿不套磨,把它备上它的鞍韂ānchàn骑(七)到(道)黑。(换气)姐儿俩南洼去割麦,丢了她的镰刀拔到(八道)黑。(换气)月窠儿的小孩儿得了病,团几个艾球灸jiu到(九道)黑。(换气)卖瓜子儿的打瞌睡,哗啦啦啦撒了那么一大堆,他的扫帚sàozhou簸箕boji不凑手,那么一个一个拾、到、(十道)黑!”宝寅老师边讲理论边举实例,时间流逝,我竟然听呆啦。忘记了耳边呼呼的风声,忘记了万丈深渊下的涛涛流水。


宝寅老师看我入迷了,笑了笑,接着说:“现在我再来说一套练习气息下沉的简单方法:


(1)练习上声字,214调值的1气要下沉至丹田处,可以做v的手势来帮助体会。


(2)深深地叹口气,发“唉”的延长声,会有一种气往下走的感觉。


(3)身体弯下来稍向前倾,能感觉说话时小腹的力量比站着强,气息下沉,声音放下来了,然后保持住气下沉的感觉,身体恢复原状发声。


发声练习的时候,要结合绕口令、古诗词、句子、新闻、短文来练习,要灵活自如地运用,可以分阶段由浅人深地练。先体会呼吸的感觉然后进行发声练习,第一步气息要通畅,在通畅的基础上进行稳定持久的练习,进行换气补气的练习,最终达到气息持久、稳定、变化自如的目的。好,现在给你一组练习,你来练练。”


“好!”我的话音未了,宝寅老师依然飘身来到我的面前。我大吃一惊,心想:这么快!


宝寅老师和我面对而视:“当人的能量完全融入到大自然中,就会体验到一种超然的境界。你现在跟我一起念。红凤凰、红凤凰、红凤凰、红凤凰、红凤凰、红凤凰、红凤凰、红凤凰、红凤凰、红凤凰、红凤凰、红凤凰、红凤凰、红凤凰、红凤凰、红凤凰、红凤凰、红凤凰、红凤凰、红凤凰!”


宝寅老师竟然一口气说了二十遍。我惊异地嘴巴大张着。半晌无言。


“达不到不要紧,慢慢来,你现在能说几遍就说几遍吧!”宝寅老师安慰我道。


我只得尽力而为啦!一口气说了五六遍就不行了。


宝寅老师并没有发脾气,而是鼓励我道:“你已经进步啦!加油!我们再来。粉红凤凰、粉红凤凰、粉红凤凰、粉红凤凰、粉红凤凰、粉红凤凰、粉红凤凰、粉红凤凰、粉红凤凰、粉红凤凰、粉红凤凰、粉红凤凰、粉红凤凰、粉红凤凰、粉红凤凰、粉红凤凰、粉红凤凰、粉红凤凰、粉红凤凰、粉红凤凰、粉红凤凰、粉红凤凰、粉红凤凰、粉红凤凰。”


好家伙!又是一口气二十遍。


就这样,宝寅老师说一遍,我跟一遍。大量的训练让我应接不暇。


(1)一口气数不了二十四个葫芦四十八块瓢,一个葫芦两块瓢,两个葫芦四块瓢,三个葫芦六块瓢······二十四个葫芦四十八块瓢。


(2)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晴四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两只蛤蟆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三只蛤蟆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四只蛤蟆四张嘴,八只眼睛十六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3)半辫蒜掰半篮蒜瓣。(重复五遍)


(4)黄花花黄黄花黄,花黄黄花朵朵黄,朵朵黄花黄又香,黄花花香向太阳。(重复一遍)


(5)大哥有大锅,小哥有小锅,大哥要换小哥的小锅,小哥不换大哥的大锅。


(6)尖塔尖,尖杆尖,杆尖尖似塔尖尖,塔尖尖似杆尖尖。有人说杆尖比塔尖尖,有人说塔尖比杆尖尖。不知到底是杆尖比塔尖尖,还是塔尖比杆尖尖。


(7)楼上吊刀刀倒吊着。(重复五遍)


(8)门角里放着一大垛断短扁豆。(重复五遍)


(9)磙下压个棍,棍上压个磙,磙压棍滚,棍滚磙滚。(重复一遍)


(10)门背后有根闷棍开门别碰闷棍。(重复三遍)


(11)走如风,站如松,坐如钟,睡如弓。风、松、钟、弓,弓、钟、松、风,连念七遍口齿清。


(12)皮裤破,补皮裤;布补虎,皮补鼓。(重复三遍)


(13)板凳宽,扁担长。扁担没有板凳宽,那个板凳没有扁担长,扁担绑在那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那板凳上,那个扁担偏要绑在那板凳上。(一口气完成)


(14)山!山!!祖国的名山!!!有河北狼牙山、山西太行山、内蒙古阴山、黑龙江黑山、吉林长白山、辽宁千山、山东泰山、江苏紫金山、安徽黄山、浙江雁荡山、江西庐山、福建黄岗山、台湾阿里山、河南嵩山、湖北大巴山、湖南衡山、广东南岭、广西阳朔山、陕西华山、宁夏六盘山、甘肃祁连山、青海昆仑山、新疆天山、四川峨眉山、贵州苗岭山、云南横断山、西藏喜马拉雅山。


(15)这里有人称花中之王的红牡丹,白牡丹,粉红牡丹、芍药、玫瑰、蔷薇、朱槿、米兰、昙花、樱花、芫花、桂花、茶花、金银花、金盏花、金芙蓉、金鸟花、月光花、鸡冠花、凤仙花、喇叭花、杜鹃花、玉簪花、玉兰花、玉蝉花、燕子花、蝴蝶花、天女花、八仙花、海棠花、海桐花、腊梅花、太平花、石榴花、石楠花、石菖蒲、十样锦、夹竹桃、美人蕉、美人樱、虞美人、洋绣球、晚香玉、百里香、满天星、一品红、千日红、月月红、满堂红、紫丁香、紫茉莉、紫罗兰、紫藤罗、水浮莲、子午莲、菖蒲莲、并蒂莲、西番莲、蟹爪莲、半支莲、半边莲、仙人掌、仙人鞭、仙人球、仙客来、春兰、蕙兰、剑兰、珠兰、马兰、君子兰、一叶兰、夏菊、翠菊、洋菊、墨菊、藤菊、千日菊、佛头菊、金鸡菊、延命菊、万寿菊.......哎呀,天哪!数也数不尽,看也看不完!


(16)客官,您听好了。我们这有: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子鹅,卤煮野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什锦苏盘,熏鸡,白肚儿,清蒸八宝猪,江米酿鸭子,罐儿闷鸡,罐儿焖鸭,山鸡,兔脯,菜蟒,银鱼,清蒸哈什蚂,烩鸭丝儿,烩鸭腰儿,烩鸭条儿,清拌鸭丝儿,焖黄鳝,焖白鳝,豆腐鲇鱼,锅烧鲤鱼,抓炒鲤鱼,软炸虾腰,软炸鸡,炸白虾,炝青虾,炸面鱼,炝竹笋,汆银鱼,溜黄菜,芙蓉燕菜,炒虾仁,烩虾仁儿,烩银丝儿,烩海参,烩鸽蛋,炒蹄筋儿,蒸南瓜,酿倭瓜,炒丝瓜,酿冬瓜,焖鸡掌,焖鸭掌,熘鲜蘑,熘鱼骨,醋溜鱼片儿,三鲜苜蓿汤,红丸子,白丸子,三鲜丸子,四喜丸子,干炸丸子,苏造丸子,南煎丸子,豆腐丸子,一品肉,马牙肉,红焖肉,白片肉,樱桃肉,坛子肉,炖肉,大肉,松肉,烤肉,酱肉,酱豆腐肉,烧羊肉,涮羊肉,五香羊肉,煨羊肉,汆三样,爆三样,清炒三样,白煨杂碎,三鲜鱼翅,栗子鸡,红烧活鲤鱼,板鸭,童子鸡。


这样一组训练下来,我的气息控制能力噌噌的往上涨。宝寅老师让我休息片刻,之后语重心长的跟我说:“何畅啊!你的气息控制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现在我一一给你讲解。


1.避免气息僵化


在吸气的过程中有些人往往以为气吸得越多越好,于是吸满了以后就不敢动它,死死撑着声音与气息脱节。或者吸满后气息一下就冲出去难以控制,吸气最多吸到七八成满,要学会抢气、偷气、换气等技巧,才能自如地控制气息。


2.吸气的时候切忌耸肩


耸肩容易造成气浅呼吸急促。因为胸上部的第一对肋骨是一切动力的支点,如果有意耸肩,第一对肋骨就会提高,失去它的支点作用,限制了胸腔的扩张,吸气的量就少。呼吸训练时两肩自然下垂,力求控制在一个固定的支点上。。


3.气息要有流动感


声音的活力体现在气息的流动上,流动的气息是源于情感的运动。发声时随着思想感情的变化,字音在流动的气息中就像是珠链一样从口中吐出流动向前。这时候的气息状态就像是一个橡皮球在运动,当小腹与两肋的对抗使胸廓处于适度的扩张时,胸廓就是一个充满气息的有口的“橡皮球”,随着气息从橡皮球口慢慢出去,小腹两肋逐渐放松。补气的时候,口鼻同时进气,橡皮球又鼓起来,循环往复。在发声过程中,胸廓始终要保持“橡皮球”的感觉不能泄气,这样气息才能“停而不断”,给人有一气呵成的感觉。气息流动控制的关键在小腹,小腹既要拉住气流,又要让气流均匀地往外出。如果气息拉而不流,就容易僵滞,流而不拉,气息就容易失去控制。所以要把握好小腹的力量,随着发声的需要来调节它的紧张度。强呼吸时,小腹控制比较紧。而中声区发虚实声时,气息的呼吸量不是很大,一般五六成满,小腹的控制较松弛一些灵活一些,气息变化的余地大,补气方便,声音就可以得到有弹性的气息的支持,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富于表现力。


你清楚了吗?”


我急忙点头称是。心想:呼吸之道真是深奥得很!学一辈子也学不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星宇世界》《国运:开局系统跑路》《篮坛神话:超级后卫》《太上无情》《我真是大魔王》《杀徒证道后,师尊她追悔莫及了》《穿越之烽火前程》《天行缘记》《白骨大帝》《迷惑型精灵训练家》《洪荒之化生青莲》《末日从噩梦开始(暗黑茄子)》《周氏修真实录大型凡人流》《玉成于汝》《直播之我是修仙者》